“家长极佳的家教方式,是执着地栽培自己”-《家长有远见,孩子有格局》阅读1
“家长极佳的家教方式,是执着地栽培自己”-《家长有远见,孩子有格局》阅读1
(这是“侯立元教育人生”陪您走过的3020天)
今日立秋,看到《人民日报》微信公众号上分享的一句话,分享给大家:“愿每一个努力的你,都能品尝到生活的甘甜,迎来属于自己的收获季节。”
指向成长,理由不在
(资料图片)
昨日小聚时,朋友感慨:现在年龄大了,感觉越来越记不住东西,书更是不愿意拿起来读了,觉得读了也记不住。感慨之余,可能想起我一直在坚持着阅读,于是问我如何坚持下来,又怎样记住这些内容的。
其实,说实话,还真没有刻意去记一些内容,只是单纯地热爱读书罢了。如果非要深究如何能够记住一些内容的话,那就是阅读之后的回顾。阅读是输入,而写作是输出,而要真正地达到输入的目的,是需要通过回顾前期阅读内容,并以输出的形式来呈现的。
然而,正如科学家所说,人的大脑是由本能脑、情绪脑和理智脑组成的,人生来都是有惰性的,当本能脑占据上风时,我们可能选择更加舒适的方式,而不去离开舒适区,自然不愿意打开书,去进入书的世界。这个时候,一个成长共同体就变得至关重要。当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时,共同体的其他伙伴还在默默地阅读、默默地输出,这时,你自然又增加了行动力。
而常生龙院长所引领的“教师享读会”无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长共同体,大家在这个成长共同体中阅读、写作、分享所思所悟。毫无疑问,这个共同体是单纯的,有的只是读与写,思与悟;毫无疑问,这个共同体是无价的,因为它指向的是参与者的成长。
跟随着“教师享读会”,今日走进万玮校长《家长有远见,孩子有格局》一书的《家庭教育的三个视角》《教育中的三个“更重要”》。
教育的本质是成为更好的自己
万玮校长巧妙将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对教育研究需要的三个视角(飞鸟之眼、蜻蜓之眼、蚂蚁之眼,分别对应宏观、中观、微观),化用到家庭教育之中,认为家庭教育也同样需要这三种视角。
借助飞鸟之眼,看西瓜的本质、孩子的本质、人生的本质,进入引导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、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。孩子是借我们而来,却不是因我们而来,他们是我们的孩子,却“并不是我们的孩子”,他们有独立的思想,有独立的人格。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帮助,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。而要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,我们首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他们在成长的路上,也在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自身的不完美,而往往,身为家长的我们,一味地要求孩子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,而忽视了自己也需要成长,也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当用“飞鸟之眼”或从宏观角度来看孩子成长时,我们就会意识到: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。也正因为如此,眼下一时的失利、一时的挫败,哪怕一时的成功又算的了什么呢?你考入一个好的大学,就意味着你以后就幸福吗?你没有考入好的大学,就意味着你将一事无成吗?
拉长教育的距离,放眼成长之路,不断学习、不断成长,努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借助飞鸟之眼,引导我们关注孩子的成长规律,教育的规律。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、顺序性以及个体差异性。他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学习,来适合这个社会,进而有能力去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。我们家长所努力要的是“让孩子踏入生活之河而毫无惧色”,而这就要努力去培养孩子的三个方面:安全感、见识度、意志力。
借助蚂蚁之眼,引导我们意识到孩子“是一个经得起折腾的物种”,需要我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。也就是说,我们不要一味地想着去改变孩子,我们应该做的是通过改变自我、成长自我,通过营造适宜孩子成长的环境,来影响孩子,进而使得孩子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在这个过程中,好的家长要努力做两件事,一是修炼自己。“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比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养育孩子重要得多。”二是建立连接。“养育是一种关系,而不是一种技巧……只要心是联通的,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即使不说话,也是一种很好的陪伴。如果孩子的心门关闭了,即便天天在一起,父母也很难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。”
家庭教育
学生成长
教师发展
德育思考
微课录制
标签: